律师介绍

杨周律师,江苏连众律师事务所主任,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个人,连云港市优秀律师,毕业于南京大学法律系,具有法律本科、会计专科学历,熟悉经济,精通法律,擅长公司法律事务。从业以来,能够严格遵守律师职业道德,恪尽职守,坚持诚信为本、专业取胜的执业理念,杨周律师先后为连云港电视台、连云港市邮政管理局、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峰矿业(连云港)有限公司、连云港盐业公司、连云港天地经纬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数十…[详细介绍]

与我联系

切实把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保护到位

信息来源:新华社 发布日期:2010-05-24 01:30:59 阅读次数:418
 行政诉讼是国家通过法律管理社会的重要途径,是“官”民矛盾的化解机制。而行政案件申诉上访率高,是长期困扰法院的一个老大难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统计显示,2009年全国法院全年新收刑事、民商事、行政一审案件6688963件,其中行政案件虽然不足2%,但行政申诉上访案件却占了全部申诉上访案件的18%左右,比平均值高出8倍,绝对数已经超过了刑事和执行。

   为尽快解决当前行政案件申诉率高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江必新在此间于广东东莞召开的全国法院行政审判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人民法院必须在思想观念和工作思路上作出调整,正确处理行政审判的几个关系。

   为大局服务,但同时必须防止把“大局”地方化

   “行政审判涉及行政管理和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与发展稳定大局的联系非常紧密,要正确处理好公正司法与发展稳定的关系,树立依法办事是第一要求的观念。”江必新说,为大局服务是人民法院的工作主题,也是行政审判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是毋庸置疑的。同时必须防止那种把“大局”地方化,或者以“大局”“稳定”为借口排斥司法监督的倾向。

   江必新指出,必须看到,迁就和袒护损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违法行政行为,不仅不是服务大局,而且是对大局的严重损害。主动创造的稳定比被动维护的稳定更有价值。主动创造稳定,简单说就是坚持依法办事不动摇,在行政审判领域就是坚持公正司法不动摇。消极设防、穷于应付甚至花钱买平安,都是高成本低收益甚至是负收益的行为,不仅是对法治的亵渎,也破坏了社会的合理秩序和公平正义标准。

   促进依法行政,摒弃“让行政机关胜诉是支持、让行政机关败诉是添乱”的错误认识

   “行政审判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通过依法审查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维护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监督纠正行政机关的违法行为。要正确处理支持与监督的关系,树立依法及时的监督才是最可靠、最有效的支持的观念。”江必新指出,无论是维护还是监督,目的都在于保证和促进依法行政,只有确保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才是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最大、最有效的支持。

   江必新认为,当事人不断申诉上访的事实说明,正是一些看似支持政府的司法行为,使政府失去了改进工作的最佳时机,也使政府形象和司法形象受损。要坚决摒弃“让行政机关胜诉是支持,让行政机关败诉是添乱”的错误认识,努力做到既不降低司法审查标准,不姑息和迁就违法行政行为,不迎合或屈服于各种非法干预,又注意充分挖掘利用各种政治资源,发挥社会各方力量与运用必要合理手段相结合,努力营造尊重司法、自觉接受监督的良好司法环境。

   要坚持依法纠错,克服“纠错不利于维护司法裁判的权威性、稳定性”的错误认识

   “要正确处理依法纠错与维护裁判权威性的关系,树立有错必纠才能真正赢得人民群众信赖的观念。”江必新认为,依法纠错是维护司法裁判权威性的必然要求,也是赢得人民群众信赖的唯一选择。要注意克服“纠错不利于维护裁判的权威性、稳定性”的错误认识,坚持有错必纠的原则,敢于正视和修正错误,避免因讳疾忌医而付出更为沉重的代价。

   江必新同时指出,“也要防止另外一种倾向,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的做法,对于原审裁判合法合理、当事人无理缠讼缠访的,也绝不能放弃原则、牺牲司法公正去违法迁就。”

   采取多渠道救济,克服孤立办案、机械司法的习惯思维和被动做法

   “要正确处理依法裁判与多渠道救济的关系,树立在不创造违法先例前提下力求实质解决行政争议的观念。”江必新分析指出,从目前情况看,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和司法手段的有限性,与处理纷繁复杂的行政纠纷和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的各种不同需求之间,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人民法院依法妥善和实质化解行政争议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这就要求各级法院和审判人员在依法受理和审理行政案件过程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通过积极引导、宣传、释明、协调等有效方式,为当事人切实解决实际问题。”江必新强调,要达到这样的效果,仅靠法院单枪匹马是难以奏效的,必须紧紧依靠党委统揽全局的政治优势,政府及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互动和联动机制,这是当前行政审判能动回应群众关切、积极贯彻中央惠民利民政策的必然要求和必由之路。

   江必新强调,人民法院要切实克服孤立办案、机械司法的习惯性思维和被动做法,注意防止和避免出现案结事未了的尴尬局面,真正将审判活动变成有效化解矛盾的过程,将解决行政争议变成社会有关方面共同参与并承担责任、履行义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