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介绍

杨周律师,江苏连众律师事务所主任,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个人,连云港市优秀律师,毕业于南京大学法律系,具有法律本科、会计专科学历,熟悉经济,精通法律,擅长公司法律事务。从业以来,能够严格遵守律师职业道德,恪尽职守,坚持诚信为本、专业取胜的执业理念,杨周律师先后为连云港电视台、连云港市邮政管理局、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峰矿业(连云港)有限公司、连云港盐业公司、连云港天地经纬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数十…[详细介绍]

与我联系

湖南临湘“美女民警”涉嫌非法集资200万 靠什么

信息来源: 法制日报-法治周末 发布日期:2010-12-02 08:12:27 阅读次数:500

    美女民警涉嫌非法集资靠什么

    据湖南省临湘市警方通报,从2005年至今年被拘留前,临湘市白云派出所一名女民警陆续向身边亲友集资200余万元,涉及人员30余名,涉嫌非法集资犯罪。

《法治周末》记者获悉,此案目前已由岳阳市公安局接手侦查

自己和父亲都是湖南省临湘市公安局的警察,丈夫和公公都是临湘市财政局的工作人员……一直以来,湖南省临湘市公安局白云派出所的女民警李娉,在周围很多人的眼里,都是一个漂亮、乖巧、豪爽、幸福的女人。

但是,前不久临湘市公安局召开的案件通报会却通报称,从2005年开始至被拘留前,李娉陆续向身边亲友集资215万元(第一次通报数据),涉及人员30余名。

事情发生后,连日来,美女民警李娉由于“转身”为涉嫌非法集资的犯罪嫌疑人,成为临湘乃至岳阳市(临湘市隶属于湖南省岳阳市)百姓纷纷谈论的一个焦点。

2010年11月24日,《法治周末》记者获悉,此案已由岳阳市公安局接手侦查。

“借款”200多万元涉及30多人

李和生,临湘市白云镇人氏,年近6旬,生活清贫。

李和生膝下一子,2009年的一场车祸夺去儿媳生命,原本清贫的家庭雪上加霜。此外,李和生80余岁的岳父行动不便,常年躺在床上。“60岁的女婿悉心照料着年迈的岳父”,李和生一度为周边村民赞道。

与李娉相识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李和生为了补贴生活,把家对面的某单位内一块空地开垦出来种菜。种菜期间,与临湘市公安局白云派出所的女民警李娉相识。

“平日,李娉总是笑脸相向,偶尔还会买一些零食送给我和老伴吃。”在李和生印象中,李娉不但乖巧,而且平易近人。

从白云派出所民警口中,李和生得知,李娉已婚,有一个不错的家庭。李娉的父亲为临湘市公安局中层干部,丈夫和公公均为市财政局工作人员。

2010年7月26日,李娉找李和生聊天,问是否有多余的钱,自己手头有个好的投资项目,安全、回报高。

没有积蓄的李和生委婉地拒绝了李娉带自己“发点小财”的美意。

次日,李娉找到正在打点菜园的李和生的老伴,再次谈及投资的事。李娉建议她找亲戚借钱投资。几次三番的说服下,李和生的老伴终究拉不下面子,由李和生做担保,找李和生的姨夫借了4万元。

4万元“入股”款到位后,李娉给李和生的老伴写下了借条。“4万元写的5.2万元,其中1.2万元作为分红一次性写入了借条”。

李和生的老伴不识字,拿到借条后找邻居确认数据,获此信息的邻居为李和生夫妇遇见贵人而羡慕不已。

9月初,李和生的姨夫开始催李还款。为此,李和生至今不敢面对姨夫。

从7月27日李娉“借钱”到案发前,李和生夫妇一直沉浸在分红的憧憬中。一次次问李娉,一次次被告知资金转向了其他投资,隔段时间一并结算。事后,坊间议论李娉最不应该骗的是李和生夫妇,“4万元对这样的家庭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

与李和生夫妻一样“借钱”给李娉的还有30多人,而这些人借给李娉的钱都远远超过4万元。

《法治周末》记者了解到,李娉非法集资事发后,临湘市公安局成立了专案组。调查结果显示,已有30多人报案,涉及金额278万元。

在这些报案人中,从农民到出租车司机,从商人到政府官员,各种人员都有。

抵押警官证“借款”15万元

针对不同身份的债主,李娉采取了不同的说辞。

曾某,系白云镇某矿山开采老板,因定期办理炸药业务而结识李娉。当时,李娉被借调办理炸药业务。

曾某介绍,起初李娉以各种由头为难自己。熟悉后,李娉称为在岳阳市工商局上班的表妹李婷“揽储”(指银行、储蓄所及信用社的业务员向储户招揽存款),急需22万元转手,希望曾某给个面子。出于方便以后办理炸药业务,曾勉为其难地同意了李娉的请求。

与曾某情况类似的两位老板也因业务关系,“不得已”借钱给了李娉,名义也是帮表妹“揽储”或者入股海螺水泥厂。

李某,临湘市供水公司职员,在餐馆与李娉相识。之后因朋友超生找李娉上户口而开始深交。

2010年5月6日,李娉找李某借钱,并声称回报丰厚,每1万元借7天至10天,可以分红1000元。出于李娉的身份和丰厚的分红说辞,李某咬牙拼凑了13.4万元借给李娉。

此后,迟迟不能兑现的李娉,给李某改写了借条,“14.4万元写成了15.9万元,其中2.5万元作为分红”。

知情人士透露,李娉借钱,早年并没有这么高的“分红”,是因为越陷越深后才变得疯狂的。据悉,2010年年初,为了从一名私人老板处借到15万元,李娉将警官证、身份证作了抵押。

对此消息,《法治周末》记者在当事人朱五英处得到了证实。

朱五英,从事服装生意。因为李娉经常来店里买东西而结识。

2010年1月,李娉找到朱,称为表妹“揽储”,急需15万元,希望朱帮忙渡过难关,并承诺7天后归还,支付6000元作为利息。朱提出让李娉拿房产证做抵押,李娉声称房产证在丈夫手中,建议改用自己的工作证和身份证做抵押。

“你看我这身制服,也不止你这点钱。我爸爸是公安局领导,丈夫是财政局的,你怕什么?”在此过程中,李娉的这句话让朱五英记忆犹新。

据悉,恰恰是公安民警这个特殊的身份,让几乎所有的借款人都放弃了应有的戒备、警惕心理。

30多位债务人中,账目最为纠结的是曹敏。

她拿着厚厚的汇款单找到《法治周末》记者时,一脸憔悴,“从她被抓,我就没有睡过一个好觉”。曹敏担心60余万元的债务泡了汤。

据知情人士透露,在这些人之外,还有警察同事也曾“借钱”给了李娉,只是因身份特殊而没有报案。

此外,李娉于今年4月与丈夫离婚,此前多次所称的“揽储”表妹,查无此人。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