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系统高官频“落马” 专家称需全程跟踪审计
有纪检部门负责人认为,在查处的交通系统人员职务犯罪案件中,犯罪嫌疑人都是部门中层以上领导或部门骨干人员。他们都担任一定职务或主管某项重要工作,这些人手中都掌握一定的行政职权,而这些权力一旦失去制约,就很可能成为犯罪的诱因。
业内人士认为,封闭的体制加上巨大的利益,让交通系统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有了无限的寻租空间
河南省交通厅原厅长董永安被纪检部门调查处理的消息传出后,有人震惊,有人见怪不怪。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交通系统的腐败问题如此惊人?《法制日报》记者采访了诸多业内人士,对此进行深入剖析。
交通系统高官频“落马”
因涉嫌违纪问题,河南省交通厅原厅长董永安被纪检部门调查处理。今日,《法制日报》记者登录河南省交通厅官方网站查询发现,董永安的简历和活动报道均已被删除。通过全网检索关键词“董永安”后,找不到一条“符合条件的信息”。
据了解,在董永安之前,河南省交通厅曾有3任厅长因腐败“落马”。而据专家介绍,交通领域腐败,并不止于河南省交通厅:
安徽省交通厅原厅长王兴尧,除收受巨额贿赂外,还被指私生活极其糜烂。王兴尧在进行自我辩护时有一句话发人深省:“天地良心!我认为收钱是不对的,是错误的,但本意上我不想收,想收的话机会太多了!”
重庆市巫山县交通局原局长晏大彬,被称为“重庆第一贪”,他在7年时间里63次接受建筑承包商送钱共计2226万元,相当于当地年财政收入的20%。
其他在交通领域显赫一时的“知名”人物还有:
四川省交通厅原厅长刘中山,2000年因贪污罪、受贿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贵州省交通厅原厅长卢万里,2004年5月因贪污罪、受贿罪被一审判处死刑;
北京市交通局原局长、首都公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原董事长毕玉玺,2005年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据统计,仅1996年至2005年,全国就有13个省市交通厅(局)的26名厅局级干部因经济问题被查处——这还不包括级别更低的官员。
“当一个特定的领域多年来腐败始终层出不穷,并成为一种现象时,就有必要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反思了。”中央党校教授林喆对《法制日报》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