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介绍

杨周律师,江苏连众律师事务所主任,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个人,连云港市优秀律师,毕业于南京大学法律系,具有法律本科、会计专科学历,熟悉经济,精通法律,擅长公司法律事务。从业以来,能够严格遵守律师职业道德,恪尽职守,坚持诚信为本、专业取胜的执业理念,杨周律师先后为连云港电视台、连云港市邮政管理局、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峰矿业(连云港)有限公司、连云港盐业公司、连云港天地经纬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数十…[详细介绍]

与我联系

环境统计管理办法

发布日期:2006-12-01 06:24:19 阅读次数:682
【发布单位】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发布文号】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7号 【发布日期】2006-11-04 【生效日期】2006-12-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环境统计管理办法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7号)   《环境统计管理办法》已于2006年10月18日经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6年第六次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    1995年6月15日国家环境保护局发布的《环境统计管理暂行办法》同时废止。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局长 周生贤 二○○六年十一月四日 环境统计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环境统计管理,保障环境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以下简称《统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环境统计的任务是对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工作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信息和咨询,实行统计监督。   环境统计的内容包括环境质量、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生态保护、核与辐射安全、环境管理及其他有关环境保护事项。   环境统计的类型有:普查和专项调查;定期调查和不定期调查。定期调查包括统计年报、半年报、季报和月报等。   第三条 环境统计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国务院统计行政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下,对全国环境统计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制定环境统计的规章制度、标准规范、工作计划,组织开展环境统计科学研究,部署指导全国环境统计工作,汇总、管理和发布全国环境统计资料。   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同级统计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负责本辖区的环境统计工作。   第四条 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环境统计能力建设,将环境统计信息建设列入发展计划,建立健全环境统计信息系统,有计划地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本部门及其管辖系统的统计机构,提高环境统计信息处理能力,满足辖区内环境统计信息需求。   第五条 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环境统计任务和本地区、本部门的环境管理需要,在下列方面加强对环境统计工作的领导和监督:   (一)将环境统计事业发展纳入环境保护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建立、健全环境统计机构;   (三)安排并保障环境统计业务经费;   (四)按时完成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法规、规章规定布置的统计任务,采取措施保障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不得随意删改统计数据;   (五)开展环境统计科学研究,改进和完善环境统计制度和方法;   (六)建立环境统计工作奖惩制度。   第六条 环境统计范围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必须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如实提供环境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 第二章 环境统计机构和人员   第七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设置专门的统计机构,归口管理环境统计工作。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有关司(办、局),负责本司(办、局)业务范围内的专业统计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确定承担环境统计职能的机构,设定岗位,配备人员,负责归口管理环境统计工作。   第八条 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统计机构(以下简称环境统计机构)的职责是:   (一)制定环境统计工作规章制度和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建立健全环境统计指标体系,归口管理环境统计调查项目;   (三)开展环境统计分析和预测;   (四)实行环境统计质量控制和监督,采取措施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五)收集、汇总和核实环境统计资料,建立和管理环境统计数据库,提供对外公布的环境统计信息;   (六)按照规定向同级统计行政主管部门和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送环境统计资料;   (七)指导下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调查对象的环境统计工作;组织环境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   (八)开展环境统计科研和国内外环境统计业务的交流与合作;   (九)负责环境统计的保密工作。   第九条 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相关职能机构负责其业务范围内的统计工作,其职责是:   (一)编制业务范围内的环境统计调查方案,提交同级环境统计机构审核,并按规定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二)收集、汇总、审核其业务范围内的环境统计数据,并按照调查方案的要求,上报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口的相关职能机构,同时抄报给同级环境统计机构;   (三)开展环境统计分析,对本部门业务工作提出建议。   第十条 环境统计范围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指定专人负责环境统计工作。   环境统计范围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环境统计职责是:   (一)完善环境计量、监测制度,建立健全生产活动及其环境保护设施运行的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和核算制度;   (二)按照规定,报送和提供环境统计资料,管理本单位的环境统计调查表和基本环境统计资料。   第十一条 环境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在环境统计工作中依法独立行使以下职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扰或者阻挠:   (一)统计调查权:调查、搜集有关资料,召开有关调查会议,要求有关单位和人员提供环境统计资料,检查与环境统计资料有关的各种原始记录,要求更正不实的环境统计数据;   (二)统计报告权:调查人员必须将环境统计调查所得资料和情况进行整理、分析,及时、如实地向上级机关和统计部门提供环境统计资料;   (三)统计监督权:根据环境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对环境统计工作进行监督,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   第十二条 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的环境统计人员应当保持相对稳定。   变动环境统计人员的,应当及时向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同级统计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做好环境统计资料的交接工作。 第三章 环境统计调查制度   第十三条 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设定环境统计调查项目,必须事先制定环境统计调查方案。   环境统计调查方案应当包括项目名称、调查机关、调查目的、调查范围、调查对象、调查方式、调查时间、调查的主要内容,供调查对象填报用的统计调查表及说明、供整理上报用的综合表及说明和统计调查所需人员及经费来源。   环境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可以定期调整。   第十四条 环境统计调查方案应当按照规定程序经审查批准后实施。   统计调查对象属于本部门管辖系统内的,应当经本级环境统计机构审核后,由本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审批,报同级统计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统计调查对象超出本部门管辖系统的,应当由本级环境统计机构审核后,经本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同意,报同级统计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其中重要的,报国务院或者本级地方人民政府审批。   第十五条 编制环境统计调查方案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凡可从已有资料或利用现有资料整理加工得到所需资料的,不得重复调查;   (二)抽样调查、重点调查或者行政记录可以满足需要的,不得制发全面统计调查表;一次性统计调查可以满足需要的,不得进行经常性统计调查;年度统计调查可以满足需要的,不得按季度统计调查;季度统计调查可以满足需要的,不得按月统计调查;月以下的进度统计调查必须从严控制;   (三)编制新的环境统计调查方案,必须事先试点或者充分征求有关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其他有关部门和基层单位的意见,进行可行性论证;   (四)统计调查需要的人员和经费应当有保证;   (五)地方环境统计调查方案,其指标解释、计算方法、完成期限及其他有关内容,不得与国家环境统计调查方案相抵触。   第十六条 按照规定程序批准的环境统计调查表,必须在右上角标明统一编号、制表机关、批准或者备案机关、批准或者备案文号及有效期限。   未标明前款所列内容或者超过有效期限的环境统计调查表属无效报表,被调查单位和个人有权拒绝填报。   第十七条环境统计调查表中的指标必须有确定的涵义、数据采集来源和计算方法。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全国性环境统计调查表,并对其指标的涵义、数据采集来源、计算方法和汇总程序等作出统一规定。   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地方环境管理需要,补充制定地方性环境统计调查表,并对其指标的涵义、数据采集来源和计算方法等作出规定。   第十八条 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必须按照批准的环境统计调查方案开展环境统计调查。   环境统计调查中所采取的统计标准和计量单位、统计编码及标准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未经批准机关同意,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修改、变动。   第十九条 在环境统计调查中,污染物排放量数据应当按照自动监控、监督性监测、物料衡算、排污系数以及其他方法综合比对获取。   第二十条 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环境统计数据质量控制制度,加强对重要环境统计数据的逐级审核和评估。   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采取现场核查、资料核查以及其他有效方式,对企业环境统计数据进行审查和核实。   第二十一条 国家建立环境统计的周期普查和定期抽样调查制度。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定期组织开展全国污染源普查,并在普查基础上适时校正污染物排放统计数据;周期普查外的其他年份,组织开展环境统计定期抽样调查,并根据环境管理需要,适时开展专项调查。 第四章 环境统计资料的管理和公布   第二十二条 各部门、各单位提供环境统计资料,必须经本部门、本单位负责人审核、签署或者盖章。   第二十三条 环境统计资料是制定环境保护政策、规划、计划,考核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依据。   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年度计划和中长期规划,开展各类环境保护考核,需要使用环境统计资料的,应当以环境统计机构或者统计负责人签署或者盖章的统计资料为准。   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相关职能机构使用环境统计资料进行各项环境管理考核评比,其结果需经同级环境统计机构会签。   第二十四条 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相关职能机构应当在规定的日期内,将其组织实施的其业务范围内的统计调查所获得的调查结果(含调查汇总资料及数据),报送环境统计机构。   前款所述的环境统计调查结果应当纳入环境统计年报或者其他形式的环境统计资料,统一发布。   第二十五条 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环境统计资料定期公布制度,依法定期公布本辖区的环境统计资料,并向同级人民政府统计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环境统计资料。   第二十六条 环境统计机构应当做好统计信息咨询服务工作。   提供《统计法》和环境统计报表制度规定外的环境统计信息咨询、查询,可以实行有偿服务。   第二十七条 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必须执行国家有关统计资料保密管理的规定,加强对环境统计资料的保密管理。   第二十八条 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建立环境统计资料档案。环境统计资料档案的保管、调用和移交,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档案管理的规定。 第五章 奖励与惩罚   第二十九条 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有下列表现之一的环境统计机构或者个人,应当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一)在改革和完善环境统计制度、统计调查方法等方面,有重要贡献的;   (二)在完成规定的环境统计调查任务,保障环境统计资料准确性、及时性方面,做出显著成绩的;   (三)在进行环境统计分析、预测和监督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   (四)在环境统计方面,运用和推广现代信息技术有显著效果的;   (五)在环境统计科学研究方面有所创新、做出重要贡献的;   (六)忠于职守,执行统计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表现突出的。   第三十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每年对全国环境统计工作进行评比和表扬,每5年对全国环境统计工作进行专项表彰。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关部门责令改正,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处分或者行政处罚:   (一)未经批准,擅自制发环境统计调查表的;   (二)虚报、瞒报、拒报、屡次迟报或者伪造、篡改环境统计资料的;   (三)妨碍环境统计人员执行环境统计公务的;   (四)环境统计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   (五)未按规定保守国家或者被调查者的秘密的;   (六)有其他违反法律、法规关于统计规定的行为的。   有前款所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1995年6月15日国家环境保护局发布的《环境统计管理暂行办法》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