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介绍

杨周律师,江苏连众律师事务所主任,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个人,连云港市优秀律师,毕业于南京大学法律系,具有法律本科、会计专科学历,熟悉经济,精通法律,擅长公司法律事务。从业以来,能够严格遵守律师职业道德,恪尽职守,坚持诚信为本、专业取胜的执业理念,杨周律师先后为连云港电视台、连云港市邮政管理局、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峰矿业(连云港)有限公司、连云港盐业公司、连云港天地经纬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数十…[详细介绍]

与我联系

云南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实施细则

发布日期:2006-11-17 10:30:11 阅读次数:522
云南省财政厅公告 (第2号)   《云南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实施细则》已经2005年4月7日云南省财政厅厅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5年6月1日起施行。                             云南省财政厅                           二00五年四月三十日 云南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中央和省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农〔2004〕169号)和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速林业发展的决定》(云发〔2004〕9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云南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由中央补助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和地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组成。   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是指中央财政安排的专项用于重点公益林管护者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支出给予一定补助的专项资金,包括补偿性支出、公共管护支出。   地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是指各级地方财政安排的用于公益林管护的专项资金。 第二章 补偿范围和标准   第三条 中央补偿基金的补偿范围为国家林业局公布的重点公益林中的有林地,以及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疏林地、灌木林地、灌丛地。   第四条 中央补偿基金按照国家核定的补偿面积,平均每年每亩补助5元,其中:4.5元由省根据国家核定的补偿面积补助各地,用于补偿性支出;0.5元由省统筹安排用于森林防火等公共管护支出。   第五条 省级财政安排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主要用于公共管护支出。 第三章 补偿性支出   第六条 补偿性支出包括管护费、补植和抚育补助。管护费是指重点公益林专职管护人员的劳务费或林农的补偿费。补植和抚育补助指管护区内补植补造的苗木费、整地费和林木抚育费。   第七条 对不同权属的重点公益林,管护费和林农补偿费,补助标准由各地分别按以下方式确定:   (一)国有林场经营管理的重点公益林,管护费由上级财政部门和林业主管部门按照核定的补偿面积统筹安排,国有林场组织专职管护人员(包括专职护林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根据其承担的任务量和管护难易程度确定劳务费补助标准。   (二)未设专门机构经营管理的国有重点公益林,由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承担管护责任,负责聘请专职护林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统一管护,并根据管护面积、管护难易程度等确定护林员劳务费的补助标准。   (三)自然保护区内的重点公益林,补偿性支出由同级林业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按核定的重点公益林补偿面积统筹安排,其中属于林农个人所有或经营的重点公益林,依据签订的管护合同,检查验收合格后,按每亩4.5元的补偿费标准由自然保护区管理单位全部兑现给林农。   (四)村集体所有的重点公益林,可由农户承包管护或指定专职护林员统一管护。具体管护方案由村委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经村民大会通过,并经乡(镇)政府审核签署意见后报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备案。指定专职护林员管护的,管护劳务费用不低于每亩3元。   (五)林农个人所有或经营的重点公益林,每亩4.5元的补偿性支出全部拨付给林农个人,并由林农个人承担重点公益林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的全部责任。   (六)除按上述规定补助外,其余资金专项用于管护区内的补植补造、林木抚育等项目,不得挪作他用或平衡预算。项目计划由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经县级财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州(市)林业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批准后实施,同时州(市)将批准的项目计划报省财政厅和林业厅备案。   第八条 其他行业和个人所有或经营的重点公益林,补偿性支出分别参照第七条的相关情况办理。 第四章 公共管护支出   第九条 公共管护指出:用于重点公益林的森林防火预防与扑救支出、林业病虫害预防与救治支出、森林资源的定期定点监测支出。   (一)森林火灾预防与扑救支出用于统一开设防火隔离带(包括生物防火林带)、购置扑火器具、建设瞭望台等。   (二)林业病虫害预防与救治支出用于集中购置药剂、药械和除害处理等。   (三)森林资源消长定期监测点支出用于采集、分析、处理资源数据,以及建立资源档案购置的简易器材等。   第十条 公共管护支出实行项目管理。根据中央补助和省级安排的补偿基金,按照集中使用、突出重点,统筹安排的原则,由省财政厅和省林业厅根据各地上报的公共管护支出计划,提出公共管护支出项目安排方案,上报省政府审定后下达各地。 第五章 资金管理   第十一条 各州(市)财政部门、林业主管部门应按照本细则以及国家林业局关于重点公益林资源管理的规定,对上年度中央补偿基金拨付使用情况、重点公益林管护、森林资源消长、林地征占用、乱砍滥伐、森林火灾和林业病虫害发生及控制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并于每年二月底以前,向省财政厅、省林业厅上报上年度总结和当年补偿基金申请报告。   申请报告的主要内容及附表包括:1.项目实施进展情况;2.存在的问题和建议;3.下一步工作打算;4.中央补偿基金支出情况总结表(附表1);5.重点公益林保护管理情况表(附表2);6.中央补偿基金公共管护支出计划申请总表(附表3);7.公共管护支出中森林火灾预防与扑救支出计划申请明细表(附表3—1)、林业病虫害预防与救治支出计划申请明细表(附表3—2)和森林资源监测支出计划申请明细表(附表3—3)。   第十二条 各级财政部门和林业主管部门应严格按规定获得补偿性支出的人员数,补偿性支出实行定额管理。管护责任与补偿性支出挂钩,对国有林场和自然保护区的人员安排不得搞平均分配。   第十三条 补偿基金由财政部门按预算级次下达和拨付。财政部门应设置专账,应在收到上级资金和项目计划落实后的15个工作日内,将补偿基金下达到下一级财政。   第十四条 县级财政部门必须对上年度补偿基金使用管理情况检查合格后,才能拨付次年的补偿基金,确保补偿基金的及时足额拨付。对不符合上述第十、第十一和第十二条规定的,财政部门不予拨付补偿基金。   第十五条 县乡财政部门和林业主管部门严格按合同确定的管护面积和补偿标准兑现补偿性支出。对管护者可在金融部门建卡,将补偿性支出直接发放到个人手中,确保兑现。   第十六条 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村集体和集体林场等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制度,设置专账核算补偿基金,确保补偿基金专款专用。   第十七条 各级财政部门和林业主管部门应严格按照上级下达的补偿性支出数额和批准的公共管护支出项目计划拨付和使用补偿基金,不得随意调整。经国家批准征用和占用重点公益林林地的,从下年度起停拨补偿基金。 第六章 建立管护责任制   第十八条 林业主管部门要与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村集体和集体林场等签订重点公益林管护合同。自然保护区内的林农,与自然保护区签订管护合同;村集体与林农个人签订管护合同;地方管理的国有林由县级林业主管部门与护林员签订管护合同;其他行业和个人与所在行政区域的县级林业主管部门签订。管护人员必须按照管护合同规定履行管护义务,承担管护责任,管护责任落实后即可拨付和兑现70%的补偿基金。   林业主管部门与国有林场等管护单位签订的合同使用本办法规定的《重点公益林管护合同(A)》(附后);管护单位与个人签订的管护合同使用本办法规定的《重点公益林管护合同(B)》(附后)。   第十九条 管护合同按年度考核,剩余30%的补偿基金,检查验收合格后,用以奖代补的方式支付。合同执行一年期满时,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组织对重点公益林管护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并将获得劳务费或补偿费的人员名单、金额以及管护任务的完成情况张榜公布,由所在单位或集体考核,群众评议,对符合合同要求,完成管护任务的人员,全额兑现劳务费或补偿费,并须签合同。对因故意或重大过失而未按照合同规定履行管护义务的,不予支付其劳务费或补偿费,并终止合同。对重点公益林管护责任履行较好,成绩显著的实施单位和管护人员进行表彰。   第二十条 各级财政部门和林业主管部门应建立健全补偿基金拨付、使用和管理档案。 第七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一条 省林业厅根据区划范围确定不同类型的重点公益林资源动态监测点,定期向国家林业局和财政部提供资源变化数据,并送省财政厅备案。   第二十二条 各级财政部门和林业主管部门应加强补偿基金使用的管理和监督,并接受财政部驻云南省财政专员办和审计部门的监督,对违反财经纪律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三条 凡截留、挤占、挪用、滞留、强行划转补偿基金或用补偿基金抵扣各种贷款本息、税金、各类债务的,各级财政部门要督促有关责任者以自有资金补拨;拒不补拨的,省级财政部门从下年度起暂不予安排补偿基金,直到补拨为止。对违反重点公益林管理规定的,由省财政厅商省林业厅根据违规情节轻重扣减补偿基金。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 本实施细则适用于我省重点公益林补偿基金管理部门和实施单位。   第二十五条 本实施细则由省财政厅会同省林业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 本细则自2005年6月1日起执行。   附件: 中央补偿基金支出情况总结表 ┌────────┬────────┬────────┬────────┬────────┐ │        │   资金预算  │实际拨付(到位)│   实际支出  │   结  余  │ ├────────┼──┬──┬──┼──┬──┬──┼──┬──┬──┼──┬──┬──┤ │  单  位   │合计│补偿│公共│合计│补偿│公共│合计│补偿│公共│合计│补偿│公共│ │        │  │支出│支出│  │支出│支出│  │支出│支出│  │支出│支出│ ├────────┼──┼──┼──┼──┼──┼──┼──┼──┼──┼──┼──┼──┤ │  全省合计   │  │  │  │  │  │  │  │  │  │  │  │  │ ├────────┼──┼──┼──┼──┼──┼──┼──┼──┼──┼──┼──┼──┤ │一、省本级合计 │  │  │  │  │  │  │  │  │  │  │  │  │ ├────────┼──┼──┼──┼──┼──┼──┼──┼──┼──┼──┼──┼──┤ │* *单位     │  │  │  │  │  │  │  │  │  │  │  │  │ ├────────┼──┼──┼──┼──┼──┼──┼──┼──┼──┼──┼──┼──┤ │* *单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地市合计  │  │  │  │  │  │  │  │  │  │  │  │  │ ├────────┼──┼──┼──┼──┼──┼──┼──┼──┼──┼──┼──┼──┤ │(一)**地市小计│  │  │  │  │  │  │  │  │  │  │  │  │ ├────────┼──┼──┼──┼──┼──┼──┼──┼──┼──┼──┼──┼──┤ │1.地市本级   │  │  │  │  │  │  │  │  │  │  │  │  │ ├────────┼──┼──┼──┼──┼──┼──┼──┼──┼──┼──┼──┼──┤ │2.* * *县   │  │  │  │  │  │  │  │  │  │  │  │  │ ├────────┼──┼──┼──┼──┼──┼──┼──┼──┼──┼──┼──┼──┤ │3.* * *县   │  │  │  │  │  │  │  │  │  │  │  │  │ ├────────┼──┼──┼──┼──┼──┼──┼──┼──┼──┼──┼──┼──┤ │4.* * *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地市小计│  │  │  │  │  │  │  │  │  │  │  │  │ ├────────┼──┼──┼──┼──┼──┼──┼──┼──┼──┼──┼──┼──┤ │1.地市本级   │  │  │  │  │  │  │  │  │  │  │  │  │ ├────────┼──┼──┼──┼──┼──┼──┼──┼──┼──┼──┼──┼──┤ │2.* * *县   │  │  │  │  │  │  │  │  │  │  │  │  │ ├────────┼──┼──┼──┼──┼──┼──┼──┼──┼──┼──┼──┼──┤ │3.* * *县   │  │  │  │  │  │  │  │  │  │  │  │  │ ├────────┼──┼──┼──┼──┼──┼──┼──┼──┼──┼──┼──┼──┤ │4.* * *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地市小计│  │  │  │  │  │  │  │  │  │  │  │  │ ├────────┼──┼──┼──┼──┼──┼──┼──┼──┼──┼──┼──┼──┤ │1.地市本级   │  │  │  │  │  │  │  │  │  │  │  │  │ ├────────┼──┼──┼──┼──┼──┼──┼──┼──┼──┼──┼──┼──┤ │2.* * *县   │  │  │  │  │  │  │  │  │  │  │  │  │ ├────────┼──┼──┼──┼──┼──┼──┼──┼──┼──┼──┼──┼──┤ │3.* * *县   │  │  │  │  │  │  │  │  │  │  │  │  │ ├────────┼──┼──┼──┼──┼──┼──┼──┼──┼──┼──┼──┼──┤ │4.* * *县   │  │  │  │  │  │  │  │  │  │  │  │  │ └────────┴──┴──┴──┴──┴──┴──┴──┴──┴──┴──┴──┴──┘ 重点公益林保护管理情况表 省(区、市)      (  年)       位:次 ┌────────┬───────┬───┬───────┬────────┬─────┐ │        │ 纳入中央森林 │发生林│   林地逆转│   采伐面积 │  林业 │ ├────────┼───────┼───┼───┬───┼────┬───┼──┬──┤ │  单  位   │ 生态效益补偿 │政案件│征占用│违法征│ 经审核│其他采│森林│病虫│ │        │ 的重点公益林 │ 数量│ 林地│占用林│ 的更新│伐面积│火灾│害面│ │        │  总面积  │(次)│ 面积│地面积│采伐面积│   │面积│ 积│ ├────────┼───────┼───┼───┼───┼────┼───┼──┼──┤ │  全省合计   │       │   │   │   │    │   │  │  │ ├────────┼───────┼───┼───┼───┼────┼───┼──┼──┤ │一、省本级合计 │       │   │   │   │    │   │  │  │ ├────────┼───────┼───┼───┼───┼────┼───┼──┼──┤ │* *单位     │       │   │   │   │    │   │  │  │ ├────────┼───────┼───┼───┼───┼────┼───┼──┼──┤ │* *单位     │       │   │   │   │    │   │  │  │ ├────────┼───────┼───┼───┼───┼────┼───┼──┼──┤ │二、地市合计  │       │   │   │   │    │   │  │  │ ├────────┼───────┼───┼───┼───┼────┼───┼──┼──┤ │(一)**地市小计│       │   │   │   │    │   │  │  │ ├────────┼───────┼───┼───┼───┼────┼───┼──┼──┤ │1.地市本级   │       │   │   │   │    │   │  │  │ ├────────┼───────┼───┼───┼───┼────┼───┼──┼──┤ │2.* * *县   │       │   │   │   │    │   │  │  │ ├────────┼───────┼───┼───┼───┼────┼───┼──┼──┤ │3.* * *县   │       │   │   │   │    │   │  │  │ ├────────┼───────┼───┼───┼───┼────┼───┼──┼──┤ │4.* * *县   │       │   │   │   │    │   │  │  │ ├────────┼───────┼───┼───┼───┼────┼───┼──┼──┤ │(二)**地市小计│       │   │   │   │    │   │  │  │ ├────────┼───────┼───┼───┼───┼────┼───┼──┼──┤ │1.地市本级   │       │   │   │   │    │   │  │  │ ├────────┼───────┼───┼───┼───┼────┼───┼──┼──┤ │2.* * *县   │       │   │   │   │    │   │  │  │ ├────────┼───────┼───┼───┼───┼────┼───┼──┼──┤ │3.* * *县   │       │   │   │   │    │   │  │  │ ├────────┼───────┼───┼───┼───┼────┼───┼──┼──┤ │4.* * *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地市小计│       │   │   │   │    │   │  │  │ ├────────┼───────┼───┼───┼───┼────┼───┼──┼──┤ │1.地市本级   │       │   │   │   │    │   │  │  │ ├────────┼───────┼───┼───┼───┼────┼───┼──┼──┤ │2.* * *县   │       │   │   │   │    │   │  │  │ ├────────┼───────┼───┼───┼───┼────┼───┼──┼──┤ │3.* * *县   │       │   │   │   │    │   │  │  │ ├────────┼───────┼───┼───┼───┼────┼───┼──┼──┤ │4.* * *县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央补偿基金公共管理支出计划申请总表 省(区、市)       (   年)       单位:万元 ┌───────────┬────┬────────┬───────┐ │           │    │上年已完成项目 │  本年度计划 │ │ 项  目       │计量单位├───┬────┼───┬───┤ │           │    │数 量│金 额 │数 量│金 额│ ├───────────┼────┼───┼────┼───┼───┤ │  合  计      │    │   │    │   │   │ ├───────────┼────┼───┼────┼───┼───┤ │一、森林防火     │    │   │    │   │   │ ├───────────┼────┼───┼────┼───┼───┤ │(一)开设防火隔离带 │    │   │    │   │   │ ├───────────┼────┼───┼────┼───┼───┤ │(二)营造生物防火林带│    │   │    │   │   │ ├───────────┼────┼───┼────┼───┼───┤ │(三)购置扑火器材  │    │   │    │   │   │ ├───────────┼────┼───┼────┼───┼───┤ │(四)其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林业病虫害防治  │    │   │    │   │   │ ├───────────┼────┼───┼────┼───┼───┤ │(一)购置药剂    │    │   │    │   │   │ ├───────────┼────┼───┼────┼───┼───┤ │(二)购置药械    │    │   │    │   │   │ ├───────────┼────┼───┼────┼───┼───┤ │(三)除害处理    │    │   │    │   │   │ ├───────────┼────┼───┼────┼───┼───┤ │(四)其他      │    │   │    │   │   │ ├───────────┼────┼───┼────┼───┼───┤ │           │    │   │    │   │   │ ├───────────┼────┼───┼────┼───┼───┤ │三、森林资源监测   │    │   │    │   │   │ ├───────────┼────┼───┼────┼───┼───┤ │(一)数据采集资料  │    │   │    │   │   │ ├───────────┼────┼───┼────┼───┼───┤ │(二)资源档案设备  │    │   │    │   │   │ ├───────────┼────┼───┼────┼───┼───┤ │(三)其他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