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介绍

杨周律师,江苏连众律师事务所主任,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个人,连云港市优秀律师,毕业于南京大学法律系,具有法律本科、会计专科学历,熟悉经济,精通法律,擅长公司法律事务。从业以来,能够严格遵守律师职业道德,恪尽职守,坚持诚信为本、专业取胜的执业理念,杨周律师先后为连云港电视台、连云港市邮政管理局、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峰矿业(连云港)有限公司、连云港盐业公司、连云港天地经纬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数十…[详细介绍]

与我联系

河南男子王帅网上发帖遭跨省追捕续:称再不反映问题

信息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日期:2009-12-28 02:15:15 阅读次数:471

  帖案背后的事还没完

  2009年年初,河南青年王帅在网上发了一篇“灵宝老农抗旱绝招”的帖子,反映当地政府违法征用土地,损害当地农民利益的问题。随后,灵宝市警方以涉嫌诽谤罪远赴上海将其抓获并拘留8天。本报等媒体介入后,“灵宝帖案”以河南省公安厅厅长在网上道歉、灵宝市公安局撤案并赴上海向王帅道歉、给予其783.93元的国家赔偿画上句号。

  道歉、撤案、赔偿。因“跨省追捕”闻名的灵宝帖案似乎应该结束了,但王帅认为,征用土地背后的事儿还没有完。

  据他反映,灵宝市政府已放弃了建设五帝工业园区的计划,将征用的土地重新退还给当地农民。10月中旬,当地政府还对退还的土地一律按每亩300元进行了一次性补偿。

  但当初被征用土地的农民对这个方案并不满意,其中最不满的是在征地中被砍掉果树的果农,对他们来说,种植成年果树的土地年收益每亩可达7000~8000元。现在只能种小麦,而小麦的收入远远不能达到成年果树的收益。

  而对那些以前种小麦的农民而言,征地时承诺的每年1200元的补助,胜过每年种小麦的收成。按照这个算盘打出来,他们也不情愿政府将地退还给他们。因此,经常有人埋怨王帅和王帅的家人“多事儿”。

  如今,王帅希望为已经被砍去的果树争取一点赔偿,他找过当地的土地部门,对方的答复是“地已经重新划了,其余的由相关部门解决”,但他至今也没找到能拍板处理此事的“相关部门”。

  眼看“这件事折腾了大半年也没有个最终结果”,9月底,王帅特地向灵宝市信访局反映了情况。信访局工作人员回复他:“没有遇到过这种问题,需要研究怎么处理。”信访局的工作人员答应王帅3个月后再给答复。

  而至今,当地信访局从未与他联系过。

  维权的代价太大

  今年七八月间,王帅的QQ“个性签名”曾一度改为“去拉萨晒晒太阳”。

  他说,他只身一人背着相机,沿着“成都—邛崃—康定—新都桥—雅江—理塘—稻城—亚丁”这个线路,到了圣洁的拉萨。

  作为出生于农村、大学毕业不到两年的“小白领”,可供王帅旅游消费的盘缠并不多。一路上,他主要乘坐大巴,路段不好走的地方就骑自行车,住宿专门挑小旅店。

  之所以有时间去拉萨“清静一下”,是因为王帅自5月底就“下岗”了。其实,从灵宝老家看守所“脱险”回到上海不到两个月,他就被自己的老东家——上海视邦光学眼镜有限公司告知:由于公司业务调整,决定撤销验光业务培训部门。王帅恰恰就在这个部门工作。

  王帅说,他成为“网络名人”后,上海、南京等很多对当地征地拆迁、司法不公等现象不满的人,都顺着报道透露的线索来到王帅供职的公司,找他反映情况,希望他能“帮忙反映一下”,这引起了公司和物业的强烈不满。

  8天的关押经历惊魂甫定,又遭遇“下岗”,也许海子的诗最能反映王帅的心情:“一座孤独的石头坐满整个天空。”

  在去拉萨的旅途中,王帅遇到几个年龄相仿的“驴友”,他们相约同行,“心里逐渐开朗了不少”。他拍摄了上百张西藏独有的风景:湛蓝的天空、浑厚的云海、寺庙里各式各样岿然不动的佛像和皮肤被太阳晒成红色,却将纯真的笑写在脸上的乡间儿童。

  在上百张照片中,有一张的场景是:王帅独自坐在寺庙的一角,两腿盘坐,双手合十,面部表情严肃,眉宇间透露出对自己未来的忧思。当记者问王帅,如果时间倒流,你还会不会反映当地的征地情况,王帅回答得很肯定:“我再也不反映问题了,不会在网上发帖,甚至连举报的事也不会再做了。”

  为什么?王帅说,“我只是做了一点维护自己权益的事,但发现这个代价太大了。”

  抹不去的“被拘”痕迹

  西藏很美很纯,但那里终归不是王帅可以生活的地方。走得再远,他终究还要回到原来的地方。

  8月底结束西藏之旅后,王帅再次回到了上海。一下火车,他就不得不面临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重新找一份可以养活自己的工作。

  按理说,这个有着天津医科大学眼视光专业文凭,且有近两年工作经验的验光技师,在上海的眼镜行业找一份工作似乎并不太难。但几个月过去了,王帅愣是没在这个领域觅得一份工作。

  在接二连三求职碰壁后,王帅发现,在经历过西藏的阳光洗礼后,他仍然被笼罩在“拘捕”的阴霾中。王帅,这个2009年度在网络上火得不得了的名字和这个名字背后的故事,导致了他一而再地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

  9月,王帅曾到上海某眼镜公司应聘。面试中,他看见个人信息表格中“是否拘留”一项就“蒙”了,纠结了半天,他如实写了“是”。

  “哦,你就是新闻里的王帅吧?”王帅承认了,并试图向面试官解释他被拘留的违法性。王帅说了很多,但面试官显然对他的解释不怎么感兴趣,仅一句“回去等通知吧”就打发了他。

  如实填写却被拒绝的经历让王帅变得“聪明”起来。

  有一次,王帅在应聘一家公司时,在应聘表格中的“是否拘留”一项果断地填了“否”。在后续的面试过程中,王帅凭借他出色的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一路过关斩将,在最后一轮的面试后他得到了“下个星期一上班”的通知。但正当他为找到工作欣喜时,用人单位突然的来电浇灭了他心头喜悦的火苗:“王帅,你怎么在‘是否拘留’栏填‘否’呢?”

  最终,王帅被告知,“下星期一你不用来上班了。”

  “难道是我留下的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出卖了我?”王帅疑惑地自言自语。

  不过,应聘中也有“漏网”的时候。王帅现在已经初步通过了西安一家目前还处在资金、人员筹备中的“准”眼镜公司的聘用程序。这家“准”公司的总部在香港,他作为后备人选入围。目前,王帅已回到河南老家,等待最终的消息。

  “但愿香港的公司不会知道我的那些事。”他说,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找一份普通的工作,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本报记者田国垒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