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介绍

杨周律师,江苏连众律师事务所主任,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个人,连云港市优秀律师,毕业于南京大学法律系,具有法律本科、会计专科学历,熟悉经济,精通法律,擅长公司法律事务。从业以来,能够严格遵守律师职业道德,恪尽职守,坚持诚信为本、专业取胜的执业理念,杨周律师先后为连云港电视台、连云港市邮政管理局、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峰矿业(连云港)有限公司、连云港盐业公司、连云港天地经纬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数十…[详细介绍]

与我联系

江西省国家公务员录用规定

发布日期:2006-11-23 07:08:19 阅读次数:403
江西省人民政府令  (第115号)   《江西省国家公务员录用规定》已经2002年8月20日省人民政府第8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                              省长 黄智权                            二00二年八月二十九日               江西省国家公务员录用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本省国家公务员录用工作,根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本省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以下简称用人机关)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的国家公务员。   本省各级用人机关录用计划分配的军队转业干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 录用国家公务员,应当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采取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办法进行。   民族乡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族事务部门录用国家公务员时,对少数民族报考者应当给予照顾。   第四条 录用国家公务员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编制录用计划;   (二)发布招考公告;   (三)报名与资格审查;   (四)考试;   (五)体检;   (六)考核:   (七)录用。   特殊职位国家公务员的录用,经省人民政府人事部门批准,可以采取特殊程序进行。 第二章 录用管理机关   第五条 省人民政府人事部门(以下简称省人事部门)是全省国家公务员录用主管机关,其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有关国家公务员录用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省国家公务员录用的有关具体规定;   (二)指导、监督全省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   (三)负责省级用人机关国家公务员录用计划的审批;   (四)组织实施省级用人机关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工作,负责省级用人机关国家公务员的录用审批;   (五)承办国务院人事部门委托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   第六条 设区市人民政府人事部门(以下简称设区市人事部门)负责本市国家公务员录用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有关国家公务员录用的法律、法规、规章;   (二)指导、监督本市各级用人机关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有关工作;   (三)负责本市各级用人机关国家公务员录用计划的审批;   (四)组织实施本市各级用人机关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工作,负责本市各级用人机关国家公务员的录用审批;   (五)承办省人事部门委托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   第七条 县级人民政府人事部门(以下简称县级人事部门)负责本县(市、区)国家公务员录用的有关具体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审核汇总并上报本县(市、区)各用人机关国家公务员录用计划;   (二)承办本县(市、区)各用人机关国家公务员录用的报名与资格审查、考试、体检、考核及报批工作;   (三)承办省、设区市人事部门委托的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工作。   第八条 各级用人机关按照同级人事部门的要求,承担本机关录用国家公务员的有关工作。   第九条 本省公安机关和实行省以下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录用国家公务员,由省人事部门会同前述省直用人机关统一组织考试录用。 第三章 录用计划   第十条 国家公务员录用计划,必须在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核定的编制限额内,根据优化结构、适量补充原则和拟录用职位的要求编制。   第十一条 省级用人机关国家公务员录用计划,由用人机关申报,省人事部门审批。   第十二条 设区市用人机关国家公务员录用计划,由用人机关申报,经设区市人事部门审批后,报省人事部门备案。   县(市、区)各用人机关国家公务员录用计划,由用人机关申报,经县级人事部门审核汇总、设区市人事部门审批后,报省人事部门备案。   第十三条 国家公务员录用计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用人机关名称及其编制数、缺编数和拟录用人数;   (二)拟录用职位名称、专业、人数及所需资格条件;   (三)招考对象、范围和公告的具体方式;   (四)考试内容及方法。   第十四条 省级用人机关招考国家公务员,由省人事部门按招考范围面向社会发布招考公告;设区市各级用人机关招考国家公务员,由设区市人事部门发布招考公告。 第四章 报名与资格审查   第十五条 报考国家公务员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享有公民的政治权利;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   (三)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四)报考县级以上用人机关应当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报考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具有高中(中专)以上学历;   (五)报考省级用人机关应当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国家有特殊规定的除外;   (六)身体健康,年龄在35周岁以下。   经省人事部门批准,对特殊职位可以适当放宽年龄要求。   第十六条 报考国家公务员,除有专门规定外,不受地域和公民身份、性别的限制。   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事部门会同用人机关负责对报考者进行资格审查。凡符合资格条件的报考者,由省、设区市人事部门发放准考证。 第五章 考试   第十八条 全省录用国家公务员考试定期举行,一般每年举行一次。   第十九条 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主要测试报考者适应拟录用职位要求的素质、能力和知识水平。   第二十条 笔试科目包括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公共科目由省人事部门根据国务院人事部门的规定确定:专业科目由省人事部门会同省直有关部门确定。   第二十一条 公共科目笔试由省人事部门统一组织命题。省级用人机关录用国家公务员的公共科目笔试,由省人事部门组织实施;设区市各级用人机关录用国家公务员的公共科目笔试,由设区市人事部门组织实施。   第二十二条 省级用人机关录用国家公务员的专业科目笔试,由用人机关按省人事部门的规定组织命题并实施;设区市各级用人机关录用国家公务员的专业科目笔试,由设区市人事部门会同用人机关组织命题并实施。   笔试成绩由省或者设区市人事部门通过有关媒体予以公布。   第二十三条 笔试结束后,按招考层级由省或者设区市人事部门划定合格分数线,根据拟录用职位计划数,按1:3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确定参加面试的人员。   因报考人数有限,无法按前款规定比例确定参加面试人员的,经省人事部门同意,可以作适当调整。   参加面试人员名单由用人机关予以公布。   第二十四条 省级用人机关录用国家公务员的面试工作,由用人机关按省人事部门的规定组织实施;设区市各级用人机关录用国家公务员的面试工作,由设区市人事部门按省人事部门的规定组织实施。   面试成绩由用人机关予以公布。   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经省人事部门批准,可以采取相应的测评方法或者简化考试程序:   (一)因职位特殊不宜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的;   (二)因职位特殊需要专门测试其水平的;   (三)因专业特殊难以形成竞争的;   (四)其他特殊情况。   前款所列特殊情况的范围和特殊职位考试办法,由省人事部门拟定,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六条 省、设区市人事考试服务机构受同级人事部门委托,按照招考层级,承担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有关考务工作。 第六章 体检与考核   第二十七条 省或者设区市人事部门应当根据考试成绩,按录用计划从高分到低分等额确定参加体检的人员。   因体检不合格造成缺额的,由省或者设区市人事部门根据考试成绩依次等额确定递补人员参加体检。   第二十八条 体检按招考层级,由县级以上人事部门组织,也可以委托用人机关组织。体检在人事部门或者用人机关指定的县以上综合性医疗机构进行。   体检合格人员名单由用人机关予以公布。   第二十九条 对体检合格者,省或者设区市人事部门应当确定其为考核对象。   省、设区市用人机关录用国家公务员的考核工作,由用人机关按省人事部门的规定组织实施;县(市、区)乡(镇)用人机关录用国家公务员的考核工作,由县级人事部门会同用人机关按省人事部门的规定组织实施。   考核主要考察被考核者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业务能力、工作实绩以及是否需要职位回避等。   考核合格人员名单由用人机关予以公示。   第三十条 对有特定要求的职位,省或者设区市人事部门可以委托有关机构对考核合格人员进行符合任职要求的其他测试。 第七章 录用   第三十一条 对拟录用人员,用人机关应当按录用管理权限,报省或者设区市人事部门审批。被批准录用人员由审批机关发给录用通知书并办理录用手续。   第三十二条 被录用人员凭录用通知书办理人事关系转移手续。遇有争议,由录用审批机关协调或者仲裁。   第三十三条 用人机关应当与新录用的国家公务员签订为期一年的试用期合同。新录用的国家公务员在试用期间应当进行初任培训。试用期满合格的,予以正式任职;不合格的,取消其录用资格。   被取消录用资格人员的人事档案关系转同级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流动服务机构托管。其中被取消录用资格人员录用前属在职人员的,经原单位同意,也可以按规定办理手续回原单位工作。   取消录用资格的,由用人机关按录用审批程序报录用审批机关批准。   第三十四条 省级用人机关按规定录用的没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国家公务员正式任职后,应当安排到基层工作一至二年。   第三十五条 省、设区市人事部门对考试合格、因录用计划限制未被录用的人员,建立后备录用人员储存库。在下一轮开考前,用人机关急需补充国家公务员的,可以从后备录用人员储存库中按规定程序择优录用。 第八章 监督   第三十六条 录用国家公务员实行回避制。从事考试录用工作的人员与报考者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三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监督所属人事部门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上级人事部门监督下级人事部门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人事部门监督用人机关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   监督机关有权对考试录用国家公务员的全过程进行监察。   第三十八条 监督机关重点监督下列事项:   (一)录用计划有无虚假;   (二)报名与资格审查是否按招考公告执行;   (三)命题是否泄密、失密;   (四)笔试、面试是否违反规定;   (五)评分是否客观、公正;   (六)体检有无虚假;   (七)考核有无舞弊;   (八)是否违反回避规定。   第三十九条 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接受社会监督。考生或者其他公民对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中的违法违纪行为,有权向人事部门或者监察机关申诉、举报。受理申诉、举报的机关应当及时调查处理。 第九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条 人事部门违反本规定录用国家公务员的,由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事部门责令纠正,宣布录用无效或者责令其按规定程序重新办理,并由有关部门依法追究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用人机关违反本规定录用国家公务员的,由同级人事部门责令纠正,宣布录用无效或者责令其按规定程序重新办理,并由有关部门依法追究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第四十一条 在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中,有关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关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弄虚作假的;   (二)泄密、失密的;   (三)索贿、受贿的;   (四)阅卷人员评分显失公正的;   (五)违反回避规定的;   (六)严重违反本规定的其他行为。   第四十二条 报考者弄虚作假或者违反考试纪律的,取消其考试资格或者录用资格。 第十章 附则   第四十三条 依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的单位录用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工作人员,按本规定执行。   第四十四条 本规定自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