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介绍

杨周律师,江苏连众律师事务所主任,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个人,连云港市优秀律师,毕业于南京大学法律系,具有法律本科、会计专科学历,熟悉经济,精通法律,擅长公司法律事务。从业以来,能够严格遵守律师职业道德,恪尽职守,坚持诚信为本、专业取胜的执业理念,杨周律师先后为连云港电视台、连云港市邮政管理局、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峰矿业(连云港)有限公司、连云港盐业公司、连云港天地经纬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数十…[详细介绍]

与我联系

青海省规范性文件备案办法

发布日期:2006-11-25 06:08:23 阅读次数:329
青海省人民政府令  (第41号)   《青海省规范性文件备案办法》已经2004年2月12日省人民政府第1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4年4月1日起施行。                        省长 杨传堂                      二00四年二月二十四日            青海省规范性文件备案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的监督,维护法制和政令的统一,依据国务院《法规规章备案条例》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派出机关发布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义务,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政决定、命令、规定、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均应按照本办法规定备案。   规章的备案,依照国务院《法规规章备案条例》执行。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制定的内部工作制度、管理制度和人事任免决定等文件,不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规范性文件备案,应当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规定,坚持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和各负其责的原则,实行“四级备案、三级审查”的备案审查制度。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是规范性文件的备案机关,其法制机构是本级人民政府规范性文件备案机关的审查机构,主要职责是:   (一)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送本级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二)审查下一级人民政府和本级政府各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三)对不适当的规范性文件提出处理意见;   (四)监督、指导下级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工作。   第五条 规范性文件应当按照公文办理程序制定,由制定机关集体讨论通过,主要负责人签署,在政府公报、当地报刊或政府网站等媒体及时向社会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实施。   规范性文件交集体讨论前应当由制定机关法制机构统一审查,并提出审查意见。   第六条 规范性文件应当自公布之日起30日内,依照下列规定报送备案机关备案:   (一)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和各州(地、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报省人民政府备案;   (二)州(地、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和县级人民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报州(地、币)人民政府备案;   (三)县级人民政府各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报县级人民政府备案;   (四)各级行政机关依法设立的其他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机构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依照本规定向设立该机构的人民政府备案。   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部门联合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由主办部门报本级人民政府备案。   第七条 报送备案的规范性文件,应提交备案报告、规范性文件文本及起草说明,一式5份。具备条件的,应当同时报送规范性文件的电子文本。   规范性文件的备案报告格式,由省政府法制机构规定。   第八条 规范性文件备案起草说明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制定规范性文件的必要性、可行性;   (二)制定规范性文件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依据;   (三)制定规范性文件要解决的问题以及采取的措施;   (四)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第九条 县级以上政府法制机构对报送备案的规范性文件,应分别下列情况予以处理:   (一)符合备案条件的,予以备案登记;   (二)不属于备案范围、不符合备案条件的,不予备案登记;   (三)不符合本办法第七条规定的,暂缓办理备案登记。暂缓办理备案登记的,由负责审查的政府法制机构通知制定机关在15日内补充报送备案材料或者重新报送备案。   第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法制机构对报送备案的规范性文件,就下列事项进行审查:   (一)是否超越法定权限;   (二)是否违反法定程序;   (三)是否同法律、法规、规章和WTO规则相抵触;   (四)规范性文件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是否一致;   (五)规范性文件的规定是否适当。   第十一条 经审查,规范性文件同法律、法规、规章相抵触或者超越法定权限、违反法定程序的,或者其规定不适当的,由负责审查的政府法制机构建议制定机关在规定期限内自行纠正;逾期不纠正的,由政府法制机构提出处理意见,报请本级人民政府决定,并通知制定机关。   第十二条 下级人民政府的规范性文件与上一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规范性文件之间,本级人民政府各部门的规范性文件之间有矛盾的,由共同的上一级政府法制机构协调修改,经协调取得一致意见的,由有关制定机关自行修改;经协调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的,由负责协调的政府法制机构提出处理意见,报请本级人民政府决定。   第十三条 规范性文件制定机关应当自收到建议修改通知书或有关责令纠正通知书、处理决定书之日起30日内对规范性文件进行修改或者废止。负责审查的政府法制机构应当加强对制定机关落实纠正决定的监督。   第十四条 国家机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规范性文件同法律、法规、规章相抵触,或者规范性文件之间存在矛盾的,可以向制定机关或负责备案审查的政府法制机构提出书面意见或建议,制定机关或负责审查的政府法制机构应当进行研究并提出处理意见。   第十五条 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机关应当于每年1月31日前,将上一年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目录报上级政府或者本级政府的法制机构。政府法制机构应及时向社会公布备案登记目录。   第十六条 规范性文件备案实行统计报告和责任追究制度。   第十七条 规范性文件制定机关及其法制机构不履行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的审查义务的,上级人民政府可责令其审查,必要时也可直接审查。   第十八条 对不按规定报送规范性文件备案和年度目录、不执行备案处理决定或不履行备案审查职责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法制机构应当给予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改正;对造成不良后果的,应当按照《青海省行政工作人员行政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追究行政责任。   第十九条 本规定自2004年4月1日起施行。